据外媒报道,马来西亚皇家关税局近日宣布,马来西亚将从2024年1月1日起开始对网上销售的进口的低价值商品(LVG)征收10%的销售税。这也意味着,所有在一年内向马国售出总值超过50万令吉低价值商品的外国商家须向关税局注册及纳税。

该局在2023年11月6日发布关于低价商品销售税常见问题中提到,尽管低价商品销售税在今年1月1日生效,但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征税。
关税局对低价商品定义是不超过500令吉,并通过海陆空方式进入我国,但不包括香烟、烟草制品、烈酒、电子烟和用于吸烟的制剂。
据了解,如果进入马来西亚的低价值货物的年销售额超过50万令吉,则此类货物的商家应向海关注册。商家之后将被分配每三个月一次的纳税期,迟缴税者将面对额外10%至15%的税率罚款。
另外,税款将按所售货物的销售价值征收,不包括任何税款、关税、费用或其他费用,如与货物销售有关的运输或保险费。

很明显,马来西亚此次的税改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本土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该国通讯和数字部长Fahmi Fadzil直接承认了这一点,他表示:“这是为了提高本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实这样做的原因也很简单,随着跨境电商平台在马来西亚的日益崛起,例如TikTok Shop、亚马逊、Lazada等,该国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威胁逐渐逼近。
从Shopee响应马来西亚税收新政的举动来看,低价商品税似乎加在了广大消费者身上,其他电商平台是否会和Shopee保持队形我们还不可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们大概率不会愿意为这项新税率买单。
尽管从整体情况来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许并不会像此前预测的那样糟糕,大部分主要经济体的消费者和企业信心指数也呈现出向好发展的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消费降级仍然是当前的消费主流。

坦白地说,在消费降级时代,消费者买低价商品本就是为便宜而心动、为了省钱而采取的购买行为,如今却要加征额外税率,那么一开始选择购买便宜货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折算下来这笔费用,说不定比直接购买本土商品或者定价高的产品还要花费更多。
对于卖家来说,新的税收政策可能会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但是,卖家可以选择具有价格优势的供应商或产品来源地,以达成合作并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总的来说,卖家需要始终保持不变的是产品品质的保证,这是赢得消费者信任和认可的核心竞争力